7天接待游客创历史同期最高 央视七大栏目24次密集报道
这个春节,武汉春暖花开和顺致祥
这个春节,武汉春暖花开。天气如此,生活亦如此。
武汉人很忙。赏灯光秀、乘长江游船、逛东湖绿道……每个景点,人流如织,一幅热闹景象。数据显示,7天春节小长假,武汉共接待游客692.48万人次,创历史同期新高。
不仅尽兴地玩,而且快乐地“买买买”。牛年春节,我市消费实现“开门红”,大年三十至正月初五,武商、中百、中商、工贸、汉商五大商业集团累计销售额达93029万元。
“天气晴朗,和顺致祥”成为武汉这个春节的关键词。
春节期间,记者多路采访,与您同行,为您带来这个春节“春暖花开 和顺致祥”的8个方面。
近700万人“逛武汉”过年
体验身边的“年味”
“我们的年又回来了。”大年初一,经过精心策划的“春归英雄城 礼赞中国年”2021年武汉市文艺演出进景区活动在黄鹤楼公园、江汉路步行街、东湖梅园同时上演。在江汉路步行街的快闪活动中,表演者将美声版、通俗版两个版本《我爱你中国》和《红梅赞》串在一起,组成一首新的动人旋律,现场不少市民闻声而动,加入这场大合唱当中。
春节期间,8家市直文艺院团走进黄鹤楼、东湖梅园、江汉路步行街、花博汇、园博园、木兰湖等景区(街区)演出19场,包括京剧、汉剧、楚剧、歌舞、木偶、杂技、交响乐、曲艺等综艺演出,观众人数近8万人次,“春游+赏剧”的形式,深受游客喜爱。
在“就地过年”的倡议下,今年春节期间,武汉各大景区春意盎然,人流如织,武汉市民发掘身边的年味、就地感受城市的美好;央视七大栏目24次关注武汉年,彰显武汉生机勃勃的景象。市假日办统计显示,2月11日—2月16日,全市共接待游客692.48万人次,实现旅游收入34.72亿元。
处处欢声笑语
市民举家出游成风景
春节很好玩。在保证安全、预约限流的情况下,江城处处欢声笑语。
记者探访黄鹤楼、欢乐谷、东湖梅园、极地海洋世界、园博园、花博汇等景区,最具年味特色的传统节目赏花灯、看花展、祈福民俗游等在春节重现生机。夜游的游客不少,长江灯光秀上新,以《国·家——我们在一起》为主题,展现荆楚年味,表达国泰民安美好祝愿;能看灯光秀的夜游航线更是受到欢迎。
在园博园,“温暖城市 点亮你我”新春夜游开启,超过10万人次打卡。东湖风景区梅花节梅花飘香、欢乐谷的新春大巡游、极地海洋世界的极地挑战赛都迎来市民举家出游。在乡村景区,新洲凤娃古寨景区新春夜游活动再现迷人景致。
春节很温暖。文旅惠民政策增添群众获得感。面向留在武汉过年的“新武汉人”,武汉发放24家开放式A级景区2月11日—26日期间免费门票200万张,武汉文惠通也推出集中消费系列优惠活动。
这个春节
看电影人数也创历史同期新高
春节很好看。据统计,春节期间全市130余家影院开放,2月11日-16日,观影人数221.75万人次,实现票房收入10297万元,创下历史新高。今年“就地过年”的倡导让更多中青年人、工薪族留汉过年,他们是电影消费的主力军。
春节很有料。36家博物馆线下举办牛年特色展览、主题社教、现场体验活动96项,线上推出云展览、云直播、微课堂等活动,弘扬优秀传统文化,传承红色基因。共接待观众人数188万人次(其中线上156万人次)。全市图书馆、文化馆、群艺馆共计开展线下线上文化活动317场,吸引39.9万人次参与和观看。
央视爱上武汉“年味儿”
央视每日都有武汉过年活动报道,《新闻联播》《新闻直播间》《东方时空》等7个重点栏目先后24次对武汉市举办的“长江灯光秀”春节特辑、“江汉路步行街春归英雄城 礼赞中国年快闪”“非遗项目走进光谷步行街”“留汉人员就地过年”“文艺演出进景区”“博物馆主题展览”等春节活动进行报道,央视新闻客户端、学习强国平台、新华社、光明日报、人民日报、央视频、湖北电视台、长江日报融媒体、长江云、黄鹤云、新浪、百度、腾讯、抖音、今日头条、荆楚网、长江网等30余家中央、省市新媒体及网络平台聚焦假期武汉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,其中2月13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了《武汉,我们的春节》专题报道,进一步彰显了武汉欢乐祥和、生机勃勃的景象。